西马屏南公会

联络我们
CONTACTINFOMATION :

西马屏南公会

PERSATUAN KETURUNAN PING NAN SEMENANJUNG MALAYSIA

  (PPM-014-05-26062015)  

Address : 
PT. 1450 A, Tingkat Atas, Jalan Melur 1, 

Taman Jimah Jaya Site C, 

71960 Port Dickson, Negeri Sembilan.

 

Contact Person :
柯玉� 013-2958821

 

Email :
[email protected]


Bank Account No. :
PERSATUAN KETURUANAN PING NAN SEMENANJUNG MALAYSIA
Hong Leong Bank 
30001002825


Register Form / 入会表格 :

西马屏南公会 屏南简介:

屏南属内陆山区县,介于北� 26°44′~27°10′、东� 118°41′~119°13′。东南与宁德市相连,东北与周宁县交界,北与政和县接壤,西北至西与建瓯县毗邻,西南至南与古田县相接。全境东西宽54公里,南北长50公里,总面积约1470.67平方公里。屏南原属古田县境。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析古田县境东北部移风里、新俗里和横溪里�13个都之地建县。县治双溪位于翠屏山之南,故雍正皇帝给取名“屏南”。屏南建县后,属福州府�1971年,原福安专署驻地迁往宁德,遂改称宁德地区,屏南县属之。屏南县山大部分地区海拔800米以上,有山�300余座,千米以上山峰达265座。岭下乡东峰尖海�1627米,为境内最高峰� 境内有大小溪�186条,流域面积60平方公里以上,主要溪流有7条,年平均径流量17.5亿立方米。县内已知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铅锌、铁、铜锌、硫磺、锰、高岭土、镁、花岗石、稀土等。屏南境内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842.3毫米,年平均气温13�18℃。屏南县有“红旗不倒县”、“鸳鸯之乡”、“夏香菇之乡”、“油柰之乡”,福建省“水电之乡”之誉�

 

 

 

民国14年废道,屏南为省直辖�

民国22年,十九路军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将福建划为4个省�2个特别市,屏南属闽海省�

民国23年,福建省划�10个行政督察区,分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屏南属第二行政督察区,公署驻福安�

民国24年,全省改划�7个行政督察区,屏南属第二行政督察区,公署驻南平�

民国29年,屏南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公署驻建阳�

民国32年,全省改设8个行政督察区,屏南属第八行政督察区,公署驻福安�

民国36年,屏南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公署驻南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屏南属福建省南平专区,专署驻南平�

1963�8月,屏南划入闽侯专区,专署驻闽侯�

1970�7月,屏南划入福安专区,专署驻福安�1971�6月,福安专区改称宁德地区,屏南属之�



自然环境
 

屏南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面积1485.3平方公里,全�11个乡镇,15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北纬26°44′�27°10′,东经118°41′�119°13′,东南与宁德市相连,东北与周宁县交界,北与政和县接壤,西北至西与建瓯县毗邻,西南至南与古田县相接。全境东西宽54公里,南北长50公里。屏南县地处鹫峰山脉中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峦叠嶂,群峰耸峙,山谷盆地纵横交错,大部分地区海�800米以上,全县平均海拔830米,大小山峰300余座,千米以上山峰达265座。岭下乡东峰尖海�1627米,为境内最高峰。最低处为寿山乡园坪村,海拔�250米。地势悬差最大达1377米,属中山、低山、丘陵、盆谷类型区。境内山多田少,截止2009年,山地占县境面�81%,耕地仅占9.1%。林业用�178.1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1.21%。境内有大小溪流186条,分霍童溪、古田溪两大水系,流域面�60平方公里以上,主要溪流有7条�203省道公路纵贯县境。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842.3毫米,年平均气温13�18℃�

dot自然资源

 

屏南县是鸳鸯的故乡,境内名闻遐迩的鸳鸯溪是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后起之秀,它融溪、峰、岩、瀑、洞、湖等山水景观为一体,景区面积78.8平方公里,分白水洋、宜洋、太堡楼、刘公岩、鸳鸯湖五大景区,有白水洋水上广场、百丈水帘洞、鼎潭仙宴谷、如来观音同驾雾等奇观。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是世界唯一的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每年有数千对鸳鸯来此越冬,生息在保护区内的还有猕猴、金钱豹、苏门羚、蟒蛇、穿山甲、白鹇等20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

屏南县境内林海苍莽,溪流纵横,草山草坡资源丰富。全县森林面�151万亩,森林覆盖率67.6%,木材蓄积量350万立方米,毛竹面�6万亩,拥有连片牧草山6万多亩,草质优良。其中仙山牧场面�3万多亩,属高山稀林草场,被专家誉�"北方没有,南方少�"的天然牧场。境内河流密布,水流湍急,比降大,水电蕴藏量达40万千瓦,被列为全�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一。屏南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面�1471平方公里,全�11个乡镇,153个行政村。屏南前属古田管辖,至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辖域辽阔,政务管理鞭长莫�",故分县而治,设县治于翠屏山之南,双溪之汇,是为"屏南"。屏南平均海�830米,列全省之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大,具有明显的高山气候特点,适合反季节香菇、蔬菜、花卉等作物生长�


县域经济

2008年,屏南县完成生产总�21.62亿元,增�15.6%,增幅为1997年以来最屏南�

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5.44亿元,增�5.4%;第二产业增加�7.06亿元,增�20.0%;第三产业增加�9.12亿元,增�18.4%。经济增长的结构、质量、效益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从上� 27.34�31.82�40.84调整�25.2�32.6�42.2。财政总收�1.38亿元,增�29.5%,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8085万元,增�30.2%。农民人均纯收入4260元,增长14.0%。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9.75亿元,各项贷款余�21.1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按历史可比口径)500万美元,增长25.6%;完成出口总额838万美元�


农业

屏南系山区农业县,以种植水稻、甘薯等粮食作物为主。在长期封建土地所有制束缚下,生产发展缓慢,深受地租等多种剥削的农民,过着“甘薯当粮草”、“镰刀挂壁嘴挂钩”的穷困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变革生产关系、改善生产条件、改良品种、改进栽培技术等,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50年代初,经土地改革、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农民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农业迈开发展步子�1956年全县农业产�637.38万元,粮食总产28514.2吨,分别�1949年增�105.99%�61.45%�1958年“大跃进”中掀起脱离实际的大建亩产千斤稻、万斤薯“卫星田”活动和人民公社化中刮起的“平调”劳力、物资的“共产风”,给农业生产造成挫折�1961年冬起,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农业生产得以复苏�1964年农业产值比1961年回�15.03%�1966年起的“文化大革命”初期,农村推行“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左”的政策,取消农民正当家庭副业,过分强调“以粮为纲”,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直�1969年,农业产值、粮食总产仍停留在1955年的水平�70年代起,随着蒸汽育秧、薄膜育秧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蘑菇、草菇、白木耳人工栽培的兴起,农业经济获得稳步发展�1978年农业产�1590万元,粮食总产42911.7吨,分别�1956年增�1.49倍�50.4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和“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方针的贯彻,农村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促进种植业、养殖业的全面发展�1990年,农业产�5624万元,粮食总产64940吨,分别�1949年的18.2倍�3.68倍;分别�1978年增�2.54倍�51.33%�

2008年,屏南县农林牧渔业总产�9.70亿元,增�5.6%;粮食总产�5.40万吨。新增旺诚工艺品有限公司、大森工业原料林基地有限公司和三泰轻工制品有限公�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完�200口沼气池建设任务�46个村“家园清洁行动”通过省、市考核验收。完成造福工程118�559人。全�31个地灾点已搬迁群�70�352人�


工业

明代,境内便有采矿炼铁业。但直到民国时期,工业基础仍很薄弱,仅有炼土铁、铸锅、制土纸、制红曲、制茶、酿酒、榨油、草编、砖瓦、矿冶、陶瓷、木器、竹器、铁器、缝纫等手工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重视发展工业�1950年全县工业产�1.04万元�1953年工业产值升�2.4万元,年均增�17.4%。“一五”计划时期对私营企业进行改造,同时积极创办地方国营和集体所有制工业�1957年工业产值达221.2万元,年均递增169%。“二五”计划期间,随着工农业“大跃进”,许多工矿企业盲目上马,原料、设备、技术、运输等跟不上,大部分企业亏损,1962年工业产值仅156万元,年均递减6.7%。三年调整时期对一些效益不好的企业继续实行“关、停、并、转”,1965年工业产�302万元,年均递减1.8%。“三五”计划时期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工业生产发展缓慢,1970年工业产�156万元。“四五”计划时期在“工业学大庆”大气候促进下,县与公社兴办一些骨干工厂,工业有所发展�1975年工业产�531万元,年均递增27.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水电、造纸、食品、竹木加工、陶瓷等为主的地方优势工业蓬勃发展,企业不断更新改造,引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先后又发展电子、冶金、化工等行业,并创办一些乡镇企业,使企业队伍不断壮大。同时加强企业管理,改革经营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红曲、白鸡皮纸、条纹牛皮纸、结晶硅、活性炭、罐头、松香、松节油、竹编、玩具、木制品等工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其中“白鹭”牌红曲为部优产品,成为省内独家出口产品�1990年,全县有矿冶、机械、化工、食品、造纸、印刷、电力、建材、陶瓷、电子、工艺美术、森工、纺织、缝纫等10多个行业,企�879家,其中轻工�621家、重工业258家,职工14229人,占全县人口的8.5%。工业总产�7920.8万元,比1978年增�7.68倍,年均递增14.2%,占当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40%。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25家,职工1893人,工业产�4206.5万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53.1%,全员劳动生产率22224元,�1978年增�12596元。县办集体企�8家,职工420人,产�119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5%。乡(镇)办、村办、联合体、个体等企业846家,职工11916人,总产�3595万元,比1978年增�14.9倍,年均递增25.2%,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45.4%�

2008年,屏南县工业总产�17.02亿元,增�28.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12.04亿元,增�40.3%。化工、电力、食品、竹木工艺、石材加工、服装织造等六大优势产业累计完成产�9.0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5.4%。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10家,总数达到46家;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9.5%,比上年提高9.5个百分点;工业制造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06亿元,增�29.0%;当年签约工业项�8家,其中投产5家;漈头工业园区年度完成投资400万元,累计平整土�20公顷�


交通通讯
 

屏南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交通便捷,203省道穿境而过,全县乡乡通柏油公路;�2007年底屏宁二级公路全面通车以来,在原来的交通方面得到了更大的提升;�2012年年底通车的宁武高速公路屏南高速公路连接线则更大程度上方便了屏南这个小山城与外界的交流,也把如斯美景带入更多人的眼眸�

屏南东南与蕉城区相连,东北与周宁县交界,北与政和县接壤,西北至西与建瓯市毗邻,西南至南与古田县相接。全境东西宽54公里,南北长50公里,总面�1470.67平方公里。县城至福州170公里、至宁德�100公里、至赛岐�135公里、至三都�130公里、至古田火车�95公里�

通迅发达,已开通万门程控电话,县乡村全部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电力充足,本地电网与省电网并联,装机总容�8万千瓦;现有水厂2座,日供水达1.6万吨,投资环境日益优越�

 


风景名胜

鸳鸯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鸳鸯溪国家级风景名胜�

南县东北部,距县�30公里,处屏南、周宁、政和三县交界。总面�78.8平方公里。是中国唯一的鸳鸯鸟保护区�
整个风景区成月牙形,共分为白水洋、宜洋、太堡楼、仙峰顶、鸳鸯湖五大景区,有一塔二泉两寺三湖四岛五涧六岭九桥十溪十三滩十八潭二十一洞二十二峰四十一石五十二岩百瀑,有“爱侣圣地”、“鸳鸯故乡,猕猴乐园,人间仙境”、“中国瀑布最多的风景区”之誉�

 

白水洋

白水�

白水洋,是福建的八大景区之一�

白水洋景区是福建省八大旅游品牌之一,因其奇特的地质地貌现象而被誉为“天下绝景,宇宙之谜”,国家副总理吴仪游玩白水洋后题“奇特景观”。白水洋地质公园还拥有全球唯一的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白水洋地质公园园区总面积达77.34平方公里�


鸡鸣�

鸡鸣山,位于屏南县县城西北约5公里处,山巅琼峰为环城最高峰,海�1538米。晴朗时日,登峰顶东可望宁德,南眺古田水库,西观政和,北瞰建瓯,系市民春秋游主要景区之一。山下长村西有宝庆寺,建于后唐长兴元年�930年),几度废兴,1958年再毁,1985年由群众集资修建。山间有宝林寺,俗称天平院,建于宋乾德二年(964年),位于天平岩下,岩下有“龙井”二口,岩间有“奎峰洞天”、“雩坛”、“太平洞宫”等摩崖石刻,另有刻文百数十字,未署姓名年月,字经日久风雨剥蚀,仅冠首“天平龙井之灵也久矣”可读�


青蝶�

这是鸳鸯溪最有名的瀑布之一,青蝶漈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倪青蝶的姑娘,发现了一种可以染布的颜料——“青”,和取青染布的技术,她贪心的哥哥为多嫌钱,垄断了种青和取青的技术,不许她泄露密秘,善良的姑娘在劝说未成的情况下,被她的哥哥打得遍体鳞伤并关了起来,她设法逃出家门,将技术传给了村里人。因为青蝶曾在瀑布的上头修建了两口滤青的青池,后来,村里人为了纪念青蝶姑娘,就把这个瀑布叫做青蝶漈�

大白�

大白岩是由一座弧形的石峰构成,它以白色为主,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炫人眼目。春秋二季,岩缝中或杜鹃,或枫树点其间,红白相映,艳丽异常,俨然一幅张大千笔下的神来之笔。大白岩高低二岩并肩挺立,所以又叫比翼峰。岩中有雄鹰窝、岩燕窝,常有雄鹰在其腹上盘旋�


小壶口瀑布

仓潭深达数丈,潭壁笔直如仓板壁,故叫“仓潭”。潭边的瀑布叫“仓潭雄瀑”,溪水奔腾直下,惊涛荡谷,很象黄河的壶口瀑布�

宜洋景区

百丈漈与水濂洞:水濂洞据说是孙悟空奉观音之命来保护鸳鸯时的住所。昔日宜洋武举张朝升举加来为宜洋村选八景时,就把洞外的百丈漈列为宜洋八景之一列—“漈水成烟”。形容此处的瀑布的水飘洒不知几千里,如烟似幻。人立于瀑布之下,只见一泓直泄,气势非常,给人以清溪之水天上来的感受。曾有诗云:“万绿丛中雪浪飞,惊涛荡谷似沉雷。潭边仰望千寻瀑,疑是游龙下翠微”。我国原有黄果树、连云港、雁荡山、武夷山四大小濂洞之称,有关专家认为应加上百丈漈水濂洞,并将它列为全国“五大水濂洞”之首。美丽的神话传说,与现实景观交缠在一起,自然和谐。从瀑布朝底下看去,云卷云舒,象极了一群白衣素裙的仙女笑闹着相携飘落九天。潭边林木森森,景致清幽,晴天时清晨至近午,阳光下,长虹卧波,气象万千,一瀑兼雁荡大龙湫之雄奇与小龙湫之灵秀。百丈漈丰水时,冲力极大,只一重瀑布;枯水季节,则形成三重瀑布,它与下方的青蝶漈之间不�300米,其间却多隔着六重瀑布,其中百丈漈与青蝶漈皆为百米高瀑,它的落差高达300多米�

金造桥

金造桥位于屏南棠口乡金造桥,是屏南境内第三长木拱廊桥,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清嘉庆十年(1806年),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重建。桥�41.7米,�4.8米,单孔跨度32.5米,桥面距水面高�12米,桥屋�15�64柱,桥两岸古树参天,生态环境保护良好�

惠风�

又名黄宅桥、泮地桥,位于屏南县黛溪镇泮地村至康里村的古道中。桥为东南—西北走向,清康熙年间由僧熙春、郑茂老倡建,民国三十年�1941年)重建�1998�6月重修。桥�32.2米,�4.5米,单孔跨度23.5米,桥面至水面高�12米。桥堍块石砌筑,桥面以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桥屋为11开�48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桥中设神龛,祀观音。重建时木匠为陈昌排、张鹤昶;石匠为郑邦意;择日为郑瑞气�1998年重修时缘首为郑家蜂、郑保雄、郑家煌、郑昌招。桥两岸地势陡峭,河中急流险滩,把桥衬托得更加雄伟�

清晏�

清晏桥位于屏南县熙岭乡前塘村至桡口乡祭头村古道中,因地处深山峡谷而名。桥为东西走向,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九月鼎建,是该县截至2013年维护尚好的一座折线型木拱廊桥。桥�26.4米,�4.5米,单孔跨度21.8米,桥面至水面高�13.45米。桥堍以块石砌筑,桥面以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桥屋建11开�48柱,九檩穿斗式构架,悬山顶。桥中设神龛,祀观音�

迎风�

迎风桥又名陆地桥,位于陆地村尾,东西走向,始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光绪三十年重建。桥�29米,�4.25米,单孔跨度13.8米,桥面距水面高�8米。桥屋建8�36柱,九檩穿斗式构架,较残破。柱较大,直径达30多厘米。桥堍为毛石砌筑,现桥底水量少。陆地桥附近有建元道光三年的母狗平梁�----宝塔桥及建于清咸丰四年的夫人宫�

千乘�

千乘桥位于桡口村水尾。始建于南宋理宗年间,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秀才周大权等人再次募建。南北走向,全长62.7米,�4.9米,桥面距水面高�9.7米。东有石�40级,西有15级。一墩二孔,墩呈船形,为花岗岩石砌筑,墩尖端雕刻为鸡头形状。每孔跨�27.5米。桥屋有24�99柱,悬山飞檐翘角顶,桥中设神龛,祀五显灵官大帝。两边有条板椅,供行人憩息。两旁尚存档风板,以御风雨侵袭。建桥主绳宁邑张成德、张成来,副绳宁邑何开发、何奶兴;石匠宁邑张成送。距桥十米处有清乾隆四年�1739)的石坊一座及八角亭、林公庙、祥峰寺和两口龙井,附近还树有新四军三支队六团北上抗日纪念碑。千乘桥若长虹卧波,雄伟秀丽,桥志铭中“架木凌空,上拟虹横百尺;临渊累石,下同鼎峙千秋”之句是该桥的最好写照�

万安�

万安桥位于福建省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原名“龙江公济桥”后改称“彩虹桥”,现称“万安桥”。据《玉田至略》记载该桥始建于宋朝。距今已�917历史。清康熙47年遭火焚,乾�7年(1742年)重建,后历代都有修葺�1990�10�9日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3月批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5�25日作为“闽东北廊桥”之一公布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安桥为五墩六孔木拱廊屋桥。桥�98.2米、宽4.7米,舟形墩,不等跨,最短拱跨为10.6米,最长拱跨为15.2米。桥�38开间、用�156根,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两侧设木凳。正中桥墩上有一嵌入桥墩的石碑,碑文云:弟子江积舍钱一拾三贯谷三十二石,结石墩一造,为考妣二亲承此良因,又为合家男女及自身乞保平安。元佑五年庚午九月谨题。桥东端�10级石阶,桥西端有36级石阶,桥屋内檐下有13幅楹联。桥西北建有重檐桥亭。穿斗式梁架飞檐走梭,顶盖双披青瓦,工艺堪称巧夺天工,气势雄伟,古朴端庄,不愧为中国古木拱廊桥之最,对研究古桥梁建筑具有重大价值�


地方特产
 

夏香�

屏南�"中国夏香菇之�",截�20

13年,屏南县共种植夏香�3000万袋,花�5000万袋,反季节蔬菜5000多亩,油柰、无核柿、锥�10万多亩。有大小香菇保鲜�300多家,年产保鲜香�6000多吨,创�1200万美元,屏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香菇保鲜基地,特色农业已初具规模�


猕猴�

又称软枣子、狗枣子,是一种藤木果树。猕猴桃果实鲜美,风味独特,酸甜适口,营养丰富。果肉含多种维生素,堪称水果之王�

油柰

油奈,又称奈李,桃形李,为李的变种,黄绿色,品质极上,肉厚、质脆、清甜,单果�80-120克,核小2-3克,可食�96%以上,可溶性固12% ,成熟期7月下旬�8月上旬,耐贮运,常温条件下可�15-20天,冷存条件能贮2个月,定植后速生快长�2-3年即开始结果,平均单株产量50-100公斤,经济寿�30-40年,适应性广,凡能种植桃李的地方,一般能种植�

屏南红茶

鹫红工夫红茶主产于鹫峰山脉,以屏南县为主,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处鹫峰山脉中段,北连建瓯市、政和县,东邻宁德蕉城区。全县国土面�1471平方公里,全县平均海�830米,年平均气�15�17℃,年降雨量

屏南高山生态茶� 1700�2300毫米,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屏南山川秀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境内群峦叠翠,林木蓊郁,雨量充沛,水土肥美,春夏之际,雾凝深谷,云锁高岗,具有明显的中山气候特点,其地理环境非常适合种植茶叶,境内种植的茶叶大多为本地有性系的菜茶。由于地势高峻,极少虫害,生产出来的茶叶品质优良、实属生态,产茶、制茶历史悠久,曾经是北苑贡茶和天山贡茶的主要产茶区�

鹫红工夫红茶采自屏南高山云雾茶树芽、叶、嫩茎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制成初制茶后,再经过三个流程六道工序制作分级而成,以外形条索紧细均直,色泽乌润,具有独特的高山韵为主要特征的工夫红茶,成为鹫红工夫红茶基本依据�

屏南绿茶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称之�

绿茶的特性,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叶绿汤清”的特点�

 

特色小吃

 


秋色锅边

秋色锅边先将田野土生泥鳅用清水养三四天,洗干净放清水煮成半熟,去其头属、内脏,放入锅内加调料油、盐、姜丝、酒糟等,煮成汤汁备用。锅边糊用熟油文火慢炒徐徐加入汤汁,再加入适量田螺香菜、朝天椒、味精、老酒、葱花,煮开三四分钟即可。既解渴又果腹。食后回味无穷,成为待客佳点。秋色锅边以双溪镇最有名�

一捧雪

当地特产美容豆作馅,蒸熟糯米作皮,望去如一团白雪�

鸳鸯�

“鸳鸯面”俗名“苦椎面”,其色泽如琥珀,质地滑腻而富有弹性;炒之不糊不碎,条条伶俐,食之清滑鲜嫩。相传屏南人在唐末时即能制作,采野生柞树果实,去壳、浸泡,漂去苦味,磨浆,晒成粉、煮熟,切成细条,即成“苦椎面”。从唐末�20世纪80年代之前,屏南人一直用它充饥,缓解粮食缺乏。之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关注以及饮食观念、结构的变化,纯天然野果制成的“苦椎面”自然成为人们青睐的绿色时尚食品。据有关专家鉴定� “苦椎面”性清凉解毒,富含氨基酸、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而且实践证明,以“苦椎面”与鱼腥草等焖,炖猪排骨,不仅鲜嫩可口,还是治疗痔疮、蛀牙和高血压的优良药膳。因此,截至2013年“苦椎面”身价倍增,跻身高档宾馆酒楼。后有一位省老领导来屏南,尝后大为赞赏,因其为鸳鸯之乡所特产,且又相传“苦椎果”为鸳鸯喜食之食物,故改名为“鸳鸯面”。“鸳鸯面”曾在“闽东风味小吃展”中荣获“特别奖”�

际头扁肉

用传统的烹饪技术制作的扁肉,肉馅鲜脆、香甜,皮薄、柔韧滑润,色质清纯。际头村是屏南县历史上有名的书乡,特色小吃也闻名县内外,尤以精巧玲珑的扁肉为著。该村用传统的烹饪技术制作的扁肉,肉馅鲜脆、香甜,皮薄、柔韧滑润,色质清纯,可进多种佐料�

 

 

 

西马屏南公会  (PPM-014-05-26062015)

PERSATUAN KETURUNAN PING NAN SEMENANJUNG MALAYSIA
Address : PT. 1450 A, Tingkat Atas, Jalan Melur 1, Taman Jimah Jaya Site C, 71960 Port Dickson, Negeri Sembilan.

您是�

Visitor Counter

游览�. Web design by GKDesign

© Copyright 2022 西马屏南公会 All rights reserved.